革命红点亮发展红,让乡村振兴更有范

发表时间:2023-08-05来源: 访问次数:0 分享:

  7月4日-7日,澳门第一娱乐娱城官网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杨灿教授的指导下,到河南省鹤壁市石林村开展了为期天的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,感受红色文化,体悟“三农”精神,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 

    

  博隆生物集团合影 

  石林村是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一张靓丽的旅游文化名片,有“石林会议”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。石林会议是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的重要标志,是刘邓大军突破黄河,挺进中原、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见证。为深入了解石林镇具体情况,打好未来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础,三下乡实践团队以石林村为切入点展开乡村振兴促进工作。

   

  南果北种科普基地合影 

  感悟红色文化,点燃石林星火

  7月4日,实践团满怀敬仰之情展开了红色文化研学之旅。漫步中石林村,醒目的红色标语、浮雕和墙绘等,处处凸显红色元素。实践团成员先后参观了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旧址、石林会议纪念馆,深入石林会议,感悟红色文化。一幅幅黑白照片仿佛苏醒,使人重回烽火岁月。 

    

  红色文化 

  伫立在在烈士陵园的墓碑前,实践团成员跟随老兵向革命烈士肃穆行礼。“这些墓碑里有我的老战友,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名字。”守碑老人眼睛明亮,“前些年,陵园重新修缮了,经常会有人过来送花。”各成员表情凝重,无不动容,纷纷表示要继续传承红色血脉,弘扬沂蒙精神! 

    

  烈士陵园合影 

  深挖红色资源,促进农文旅融合

  除了“红色+研学”外,石林村紧扣游客多元需求,整合红色文化资源禀赋,力推农文旅共同繁荣,拓展农村产业链。 

  该村划分区域修建民宿,在旧房子基础上修缮改造,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同时保留相应的红色文化特色;还致力于做好非遗活态传承,将非遗剪纸文化和红色文化相结合,让传统的剪纸化身为“放映机”,为众人展示红色故事。 

    

  正在装修的民宿 

  “我很希望剪纸文化可以传承下去,愿意无偿将这项技艺传授下去。”传承人笑道。

  实践团成员与非遗传承人围坐在木桌前,听他讲解剪纸的文化,学习剪纸技巧。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难的问题,实践团表示会积极宣传剪纸文化,帮助非遗文化传承下去,并建议传承人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,将非遗文化融入景区和社会生活,让文化从“活”到“火”。 

    

  非物质文化剪纸 

  近些年,在红色文化辐射下,石林尝试推进 “农业+旅游”模式。实践团先后到各农业基地和百菇小镇观摩学习,在生态园体验采摘的乐趣;在南瓜田观察城里人“领养”的南瓜苗;于百菇小镇参观菌菇包装成品展示台,并在当晚品尝到菌菇制成的鲜美菜品。

    

  农业基地 

    

  被认领的南瓜苗 

  弘扬乡村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 

  7月6日,实践团赴三家村学习。来到三家村党群服务中心,95后网红村支书陈桂芳热情接待了大家。陈桂芳当选支部书记后,主动接起传递红色精神,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重任,充分利用自媒体,引项目、强产业、促振兴,全面推进五星支部建设,打造彩虹村,改变落后村落成全国文明的网红村。 

    

  彩虹村改造成果 

   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彩虹村改造成果和网络直播的室内场地,并和陈桂芳一起指导村民学习网络直播带货。 

    

  教村民直播 

  “其实刚开始我也没想到会被选上。”陈桂芳拨了把因忙碌无空打理的头发,“说来怪不好意思的,刚开始我半夜经常因为工作的事情偷偷哭。现在融入村子了,也黑了很多。”实践团对这位年轻支部书记深感佩服。 

  各成员体悟到要破除偏远乡村发展的瓶颈,就要不断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,以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助力乡村振兴;也更加坚定了积极学习实践更好回馈社会的信念。 

  盘活红色文化,建设美丽乡村

  调研后期,实践团考察了中石林村乡村振兴项目。顺着新铺设的水泥路走至半山腰,新建的戏台出现在面前,巨大的岳飞与满江红诗句给戏台平添几分气势。成员深入农户,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村里情况进行了调查。了解到,近期村里修缮河道,完善了公共服务设施,美丽乡村工作初见成效。 

    

  修建的戏台 

  在村中,成员深入农户,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村里情况进行了调查,并为三家村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。 

    

  与各党员干部开展交流会 

  最后实践团与各村委得出一致结论:要结合中石林村特色,深挖红色文化内涵,找到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的对接点,夯实红色文化产业发展,不断促进文旅、产业、研学村级多业态融合发展。 

  通过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实践团感悟红色文化,更加明确理想信念。红脉潺流,精神赓续,希望通过团队的点点记录和宣传,让更多人了解石林会议,传承发扬红色文化,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蓄力。 

Baidu
sogou